根據對國內糧食加工行業和當前小麥面粉的市場分析可知,處理小麥加工高品質的面粉,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以“高品質、更生態、更健康”的小麥面粉產品為優勢能夠在迅速發展的面粉加工行業占領一定的市場份額,項目的建設和實施是切實須的。
目前國內大部分糧食加工企業基本上都是以生產通用粉為主,出粉率低,灰分含量高,不適宜制作中、面包等其他食品。
本項目根據市場需求,利用當地高品質小麥,完善配麥工藝和清理工藝,采用先進制粉工藝和面粉后處理工藝,生產出適應市場的各檔次面粉,以滿足市場和不同消費層次的需求,新建項目投產后主要以生產面粉為主,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500噸大
面粉加工生產線工藝步驟
1、原糧接收與預處理
利用輸送設備和篩理設備對原糧進行接收,初清車間接收能力為160噸/時,設置二道篩理、二組吸風、二級除塵。經過初清之后的小麥經輸送設備進入毛麥倉。
2、清理工序
清理流程采用三篩二打二去石一篩選四風選三著水二潤麥的工藝。毛麥段采用二級除塵并全部選用密閉式設備,光麥段采用脈沖除塵器以除塵。
從毛麥倉出倉后的小麥根據類型、品質等進行合理搭配,保證制粉工藝的穩定,經配麥器搭配后的小麥進入倉下水平絞龍,經過水平輸送后入斗式提升機,進入振動篩清理出小麥中的大、小雜質,然后入比重分級去石機清理出小麥中的石子,篩選機清理小麥中的大麥、燕麥、蕎子等異糧粒,經磁選除去鐵釘等磁性金屬物后,入臥式打麥機打擊清理出小麥上的麥毛以及與小麥形狀較近似的土塊等雜質,小麥經打麥機打下麥毛、塵土等雜質后,經二道清理篩和風選進一步清理,這樣經初步清理后的小麥入斗式提升機提升,經著水后入潤麥倉潤麥,潤麥時一般控制在24-30小時之間,具體時間由技術人員根據小麥性質、季節變化靈活掌握。
經過潤麥后的小麥經潤麥倉下水平螺旋輸送機輸送至斗式提升機提升至去石機進一步除去小麥中殘留的石子和泥塊,入磁選機進一步去磁后入二道臥式打麥機,進一步通過打麥機的打擊作用,清理出小麥腹溝中的灰塵、蟲蝕粒以及絕大部分麥毛和部分麥胚,經三道振動篩理出打碎的雜質和土塊,然后入刷麥機做左后的小麥去皮清理,經斗式提升機提升到圓筒吸風分離器進行吸風。經過上述工藝處理后的小麥為凈麥,己不含雜質,符合磨小麥的要求。凈麥在入磨前進行霧化并掌握0.5小時左右的潤麥時間,著水后的小麥入水平螺旋輸送機送入磨上凈麥倉備用。
3、制粉工序
制粉工序是整個制粉工序的核心,工藝采用四皮七心一渣二尾、中后路打麩、八道清粉。在皮磨系統采用“清碾細刮”的制粉方法,以便提取量多質好的粗粒、細粉,盡量保證麩皮完整,后路皮磨采用“磨、打”結合的手段,盡可能地刮凈麩皮上殘留的胚乳,降低麩皮含粉。二皮不分粗細,便于流量的調整,三皮四皮分粗細,便于操作管理。本工藝注重清粉機的使用,確保將量多質好的麥心送往心磨研磨,提高心磨物料的純度,保證高品質粉的出率,渣磨、心磨、尾磨使用光輥,以保證面粉的質量和出率,并且可根據市場需要提取一定數量的麥胚。
4、配粉工序
具有完整的計量、散存、配粉、配料等功能,可同時添加多種添加劑對不同種類、不同檔次的面粉進行品質改良和營養強化,工藝輸送采用正壓輸送,不僅可以實現多點卸料,而且能夠保證食品衛生,不易受霉菌污染。整個工藝先進,功能齊全,可以滿足生產各種面粉的需要。